婴儿的后卤门在哪?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有三个颅骨,它们分别是额骨,顶骨和枕骨。而在这三块头颅骨中,又各有七个骨头,它们合起来叫做颅骨的,因为人数众多所以简称头颅。
而在我们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最先出现的颅骨就是额骨和顶骨,这两个骨头由膜骨结合而成。后来,从胎中的胎儿颈部逐渐增长出第七颈椎,当这一过程完成时,婴幼儿出生了,而这时我们人类才真正拥有了由二十七块骨头构成的完整颅骨。这二十七块骨头中,有六块颈椎骨和十二块胸椎骨。并且,在这所有的骨头中,有四块是颅骨的,但它们并不像刚才所说的那两个额头骨和三个顶骨那样膜骨结合,而是真的长在一起,一块也不能动。这第四个颅骨就是后脑勺的正中间部位的骨头,我们就叫它后囟门。
后囟门从新生儿时期一直到婴儿时期,一般都会存在。而它存在的原因是,在婴儿还未发育完全时,脑部发育所必须的脑脊液,没有办法通过硬骨头的脊柱阀流出,所以它只能从颅内膨出,借助于后囟门这个生理性孔道流出。这种脑脊液流出后囟门的生理现象,叫做生理性颅内高压。而我们知道,小孩子有时后脑勺会比较凉,这是因为在孩子的后囟门处,有着脑脊液闪着微蓝色的生理性高压。
而婴儿在后囟门处的天颅孔和蝶骨之间,还有一块缓冲用的骨质硬板,它的作用和脊髓的硬脊钙化一样,都是为了减缓头盖骨的骨化,保护脆弱的头盖骨。并且,由于孔道的存在,在婴幼儿刚刚出生时,即使口鼻受到压迫,窒息时呼吸会依然通畅。而当后囟门闭合时,呼吸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颅骨的愈合也会加快。
据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后囟门闭合的时间一般为两岁以内的孩子,应该在18个月之前。超过这个时间发育慢的孩子就可能还需三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后囟门就应该闭合了。但如果是早产或生长发育较慢的孩子,那么就会有不同的时间。
所以,这里就要提及另外一个相关知识,就是婴儿的囟门。一般情况下,婴儿分前囟门,中囟门和后囟门。前囟门为三角形,中央内侧稍隆起,呈微青色,边缘处平坦。大小在出生时约2.5英寸大(约6.35厘米),大约到18个月时就会闭合。中囟门在囟门的中央,稍偏颅顶中央,呈微青色。大小在出生后一般呈方形,边缘处平坦,两岁以后就会闭合。后囟门在枕骨和顶骨中央处的颅骨、如乒乓球样弹性感觉,称为颅骨硫化。大小在出生后两周以内就可以闭合。也就是说,最迟在一个月前就应闭合。如果没有闭合的就是“迟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