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偏大1个月怎么办?
很多孕妇到了孕晚期,检查出来胎儿偏大一个月,心里很害怕,担心胎宝宝过大不好顺产,也担心将来出生之后宝宝肥胖容易得各种疾病。 其实这种情况在孕期是很常见的,导致胎儿偏大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营养过剩、饮食不当等等。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孕妈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知道妊娠糖尿病是一个高发性疾病。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摄入的营养也越来越多,如果孕期中过量进食,很容易造成胎儿过大,出现分娩困难,产后患肥胖症的概率也非常高。
其次,要了解胎宝宝的大小与孕周的关系。 一般来说,正常的胎宝宝各个部位的大小都是跟孕周相符合的,比如说腹围,一般孕早期增加不明显,从孕中期开始会逐渐增大。 要是产检时医生发现你的胎宝宝偏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到底是营养过剩还是发育异常。
看胎龄和孕周是否相符 如果检查发现胎宝宝偏大,首先应当明确是不是胎龄和孕周不相符引起的。 如果B超检查结果提示胎龄大于孕周,说明胎宝宝可能吸收了一些额外添加的营养,导致过度生长;如果B超结果显示胎儿大小与停经时间相符或者小于孕周,就排除了这一因素。
看有无畸形或异常增生 如果检查发现胎宝宝偏大,通过B超等检查排除胎龄和孕周的因素外,还需要注意查看有无畸形或者是其他异常增生的情况。 如果没有发现以上异常,只需定期做好产检,关注胎宝宝的生长曲线变化即可;如果发现异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 如果是先天因素,如染色体异常等导致的胎儿偏大,一般很难挽回,只有终止妊娠才能解决问题;但如果仅仅是营养过剩造成的,在出生后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就能使胎宝恢复正常。
孕妇都知道正常孕周是37至42周,若过了这个阶段还没有分娩的迹象,就会觉得胎儿“超龄”了,心里会很着急。其实孕周是根据末次月经来计算的,是预产期不是“结算期”。另外,每位孕妇的月经周期排卵时间可能会有差异,胎儿发育也会有一定个体差异,可提前至39周分娩,也可延至41周。通常,只要产检时孕妈妈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胎动正常,就没必要为“超龄”担忧,该吃吃该喝喝,保持好心情,让胎儿在妈妈的“宫殿”里多呆些时日。另外,预产期算到最后是“X个月X天”,别忘了最后一天的24时算一个月。
胎儿偏大1个月要定期检查。孕妈妈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检查,严密监测自身和胎宝宝的情况,如体重、血压、胎心、胎动、胎位等,同时做好自我监护。可以做胎心监护,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况是否存在缺氧的现象;做B超检查,看看胎盘的成熟度怎么样,是否已经进入老化;等等。另外,一定要注意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妊娠糖尿病可造成胎儿偏大。如果在孕晚期复查中有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胎儿偏大1个月需注意饮食。在饮食方面,孕妈妈应少吃多餐,“超龄”准妈妈尤其需注意,因为羊水的多少与所吃的食物关系很大。如果吃得过饱,胃酸分泌过多,部分胃酸排入羊水中,羊水的pH值下降,胎儿呼吸运动频繁,吸入羊水可能性增加,易致新生儿出现吸入性肺炎。准妈妈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除了合理安排饮食,孕妇还应适当运动,可散散步,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产前运动。运动不仅可以为分娩提供体能支持,而且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有助于缓解便秘。
以上就是对胎儿偏大1个月怎么办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