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一个尿读什么字?
“月+侯”是“矦”的简化字,见《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原则及依据见《汉字简化方案》、 1986年国家语委关于颁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通知(2)等文件。 “矦”的繁体为“矦”或“候”。其中“矦”见于《说文解字》: “矦,春見曰矦,秋見曰將;从人從一。一,地也。” (见下图)
“将”在甲骨文中像拿着武器的人形(左图甲),金文(右图乙)则把兵器放在了人的后面,到了小篆阶段才变成了“將”(上图丙),又经过隶书变为楷书,变成如今的“将”——因此“将与侯异”,“将”表示的是武官,而“矦”才是“春秋时诸侯的礼节称谓,此称一般用于诸侯相见之礼,相当于后世的大朝会中的百官的“群公”、诸侯朝见天子时的“诸侯”” [1] 而“候”与“矦”意义一样。
那么“矦”和“将”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说文解字·人部》:
“矦,冬祭所請賢侯也……从人参一爲之飾。一,地也;人在地上,象戴冠之形。” 可见“矦”是在冬天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以请贤德之人为“矦”。其字形由“人”和一个“一”构成,这个“一”即表示大地,也就是人们要在大地上举行这场仪式,所以“人”要头戴帽子,表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
而在“矦”被用作诸侯的敬称后,因为与“将”相似而易混淆,为了区别于“将”,于是就在上面加了一个“寸”,成了“矦”(上图丁)——这就是如今这个字的来源了。
顺便说一下,“将”还有一个读音jiāng(音江),表示“大”的意思[2][3]比如“将军”“上将”等。不过“大将、上将成为军衔制实行之后形成的习惯说法”,所以这种用法已经不多见了,“少将、中将、上将”等已经是正式的军衔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