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眼睛看得到?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不是因为题主发现孩子看不到东西呢? 如果是的话,要确认一下几点:
1、观察时间是否在宝宝该注视的时间段内;比如,4个月的宝贝在2个月左右会注视,6个月的宝贝在4个月左右会注视。
2、观察距离是否合适。宝宝是否能看到,跟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系。如果妈妈想让宝宝看清楚,最好将物品放到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左右的地方。
3、物体的颜色和对比度也很重要。鲜艳、对比度高的图片,更能吸引宝宝的视线。
4、检查宝宝眼部,是否有异物如眼睫毛插入眼中引起刺痛,导致宝宝用手揉眼从而影响视。 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那宝宝应该是能看到的! 但看到和不看清真的是两码事!
当宝宝眼睛有轻微远视、轻度散光,或屈光参差(就是一只眼看远方清楚,一只眼远看不清楚),又没及时发现,配适合适的眼镜,那么初期可能只是影响宝宝看的清楚,但并没有影响到宝宝的视力发育,此时纠正这些轻度的异常,效果一定是立竿见影的。 当宝宝眼睛存在中度以上远视、散光,或是屈光参差,又没有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就会阻碍宝宝视野的开拓,视觉信息量的输入,进而导致视力发育受到妨碍。
如果是在宝宝3岁以前及时带宝宝查出原因并纠正,对宝宝今后的成长影响不大。但如果超过此年龄再想纠正,或许就不太容易了。 因为人的眼睛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是有调节功能的。在幼儿时期,人的眼球晶状体是可以随意改变形状,以适应不同距离物体的,但到了中年以后,这种功能会逐渐减弱,到老年更明显。所以如果能在宝宝幼时及时纠正,眼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逐渐增强调节能力,视力也能慢慢恢复过来。 但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机,也不要悲观失望。只要平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疲劳,做好定期验光检查,可以尽量保持现有的视力,不至于使视力继续下降。 当然,最好的预防远视、近视的发生,是从小注意用眼习惯,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多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
在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出现各种出生缺陷,如斜视,弱视等。其实大家有所不知,所有宝宝出生后都是“斜视”、“弱视”(但都不需要治疗),他们的双眼视力发育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新生儿视神经细胞尚未完全分化,两个眼睛虽能同时睁开,但大部分还不能固视,往往只能注视眼前的物体,而对较远的物体不能注视。另外,多数新生儿两眼能注视,但缺乏固视的准确性,看起来有点眼不对劲,但那并不是斜视,应与真斜视区别开,家长要仔细观察。
1个月的宝宝
这个月的宝宝开始能追随20-25厘米以内的物体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盯东西看”,但时间还比较短暂,同时如果晃动宝宝的手,宝宝会用眼睛追随晃动手。
2个月的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用眼睛注视目标了,视物范围也扩大到50厘米以内近距离的物体,并开始出现短暂的斜视,这是正常现象(与家长担心的斜视不同哦),并可以开始训练宝宝注视30厘米处的物体,但注视的时间依然短暂。
3个月的宝宝
宝宝已经可以追踪近距离的目标,并开始有意识地聚焦、注视,喜欢注视高对比度的事物,如黑白大格的床单、妈妈黑白的发际线等。对活动的物体比对静止的物体更感兴趣。他们对红、黄的鲜艳颜色也特别敏感。这个阶段也可以训练对大块色彩鲜明的挂图进行注视了。
4个月的宝宝
随着视力的日益增长,宝宝的立体视也逐渐形成,对30厘米左右的距离产生立体感,同时他们对较远处的物体也开始产生兴趣,宝宝能用双手固定物体,可以取下帽子、眼镜等面部物品,也能够伸手抓住悬吊玩具,而且视力达到了0.1左右。
5个月的宝宝
宝宝已经能够在较昏暗的地方看到东西了,视力达到了0.2—0.3左右,同时宝宝可以将手上的娃娃拿到面前仔细地看。家长也可以给宝宝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书籍,逗引宝宝用眼睛注视书籍及说话的家长。
6个月的宝宝
从这个月开始,宝宝已经可以较为精准地用双眼聚焦了,可以判断远处物体的方位了,同时能用手准确抓取较远地方的东西,能区分人(熟悉还是陌生人)、物,在与家长玩耍时知道把手里东西扔掉,等待家长捡起后再给他,同时视力也达到了0.5—0.7。
7个月的宝宝
宝宝能够开始辨别前后距离、高低上下,同时也能够准确地用手指捏东西,他们已经不再喜欢看黑白的发际线及床单了,而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案。
8-12个月的宝宝
这个阶段宝宝距离视力发育成熟还有一定时间,但已经能够较精准第判断周围物体的方位及前后距离,能够随意地握住或扔掉东西,同时也能够将玩具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也能用手指主动指物、指人、指自己,另外还可以准确用食指、中指等夹取米粒、花生豆等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