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五个月能站吗?
5个月的宝宝还没有形成完全的骨骼系统,颈部肌肉力量也不足,过早的站立、行走,对宝宝的骨骼发育和将来成长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般建议宝宝在6个月左右在学站立和扶走,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头部,当妈妈抱着宝宝站立时,头可以竖直,视线能够看到前面的情况;宝宝已经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并且能够独立翻身。
1. 宝宝学习站立 很多宝宝在4-6个月大的时候都会有自己主动想站立的表现,这时宝爸宝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宝宝练习站立。可以让宝宝站在沙发或者床上,父母一侧伸手托住孩子的臀部,另一侧用手轻轻托住颈部,让孩子尝试站立。
2. 学走路 想要练习走路,首先要先学会爬行,可以在孩子面前放置一个感兴趣的玩具,引导孩子从趴着到匍匐然后到爬,在练习走路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双脚,避免磕碰。 另外,在孩子练习站、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意外发生。
有一些家长觉得让孩子早早能站能走可以更早的锻炼孩子的身体,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通常情况下宝宝在9~10个月开始学站,是符合学站的规律的。宝宝提前站是不好的:
首先,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此时宝宝的颈、背、腰的支撑力,脊柱的弯曲度,骨骼的硬度均没有发育好,站立时体重全压在脊柱上,时间一长,容易造成脊柱和腰椎变形、弯曲,甚至影响胸腔、腹腔内器官的发育。
其次,宝宝提前站会影响正常走路。有些宝宝过早学站,能独自站稳后就不再学爬,错过了爬行的最佳训练时期,容易形成“从坐到站,跳过爬”的现象,导致该宝宝在学走时,腰部支撑力、胯部和腿部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容易摔跤,导致宝宝学走更晚。
最后,会增加宝宝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据日本的临床研究表明,1岁半以前就开始走路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宝宝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恐怖、情绪障碍以及社会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