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几个月出?
一般来说,婴儿在出生时就可能出现血管瘤,但是此时血管瘤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家长所忽视。 等到宝宝2-3个月大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的皮肤上出现一些红色或者蓝紫色的斑丘疹或者是结节,并且会随着时间慢慢长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是不是出现了血管瘤。 由于婴幼儿时期的血管瘤常常表现为颜色改变、皮肤隆起或是出现结节状肿物,因此也经常被误认为是胎记而得不到及时的诊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的血管瘤在宝宝青春期的时候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是也有部分类型的血管瘤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可能恶化。所以,对于所有的血管瘤患者均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果您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可疑的血管瘤,请务必尽早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早明确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管瘤的早期症状比较明显,一般出生的时候就存在,不过通常只有米粒或黄豆大小,常被忽视,血管瘤会快速生长,1-3个月是血管瘤生长的快速期,生长速度之快常超出人的想象,之后生长相对缓慢,在宝宝1岁左右基本停止生长,进入消褪阶段,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是治疗血管瘤的原则。
部分血管瘤不治疗也可以有自动消退,但在增长期有破溃、出血引起感染等风险,治疗可以加速消退,减少血管瘤在快速增长期损害淋巴、神经等临近组织,严重者可以影响到邻近器官的功能,如发生在眼睑,可以引起弱视,发生在口腔、咽喉,可以引起张口困难、进食、进水、呼吸障碍等。
大多数血管瘤在5岁前可以消退,有个别深部血管瘤可能终生不消退,因此,血管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治疗可以缩短疗程,在部分患儿生长到5岁后,还需要继续治疗,因此对于血管瘤治疗要有足够的信心,治疗可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