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听力几个月发育?
怀孕期间,宝宝在子宫内聆听着妈妈的心跳和血液流动的声音,以及来自爸爸体内的雄性激素气息。 出生前,宝宝已经能对声音做出反应,大约6个月大时,宝宝已经可以区分声音的大小、明暗和远近。 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宝宝会对响度超过70分贝的噪声有反应;到了2个月大的时候,当声音大于85分贝,宝宝会皱眉或大哭。 而到3个月大时,宝宝对噪音的敏感程度已经有了明显区别——有些宝宝对90分贝以上的噪声仍能作出正确反馈,而有的则对70分贝左右的噪音就开始变得脆弱。
为了宝宝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建议爸爸妈妈们在孕产期做好这些预防措施:
1、宝宝房间内不要放置音响、电视等发声设备,手机也不要放在床头柜上;
2、爸爸妈妈们要看电视或者听音乐的时候,请远离宝宝睡觉的房间;
3、请不要在宝宝睡觉时大声说话或是做其他事情,比如刷牙、洗头等等,以免刺激到宝宝。
胎儿的各成长阶段首先是头颅形成,然后才开始四肢、内脏器官的发育,尤其是肾脏、心脏、大脑皮层、脊椎的发育相对缓慢。人的听力和大脑的听觉神经及内耳的耳蜗发育有关,至少8个月才能发育接近成年人。如果怀孕期间超过5个月同房,随着子宫的不断收缩,胎儿的头部也容易碰壁,尤其是头部的脑垂体,脑垂体受到撞击,可能会影响到婴儿大脑的发育。
婴儿出生后可能表现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头畸形等。内耳与大脑的神经发育不好,必然影响到孩子将来听力的正常发育。有的孩子8个月才会叫“妈”,直到1-2岁还说不清楚,严重影响孩子以后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因此,孕5个月要禁止同房。
进入孕8个月后,胎儿的发育基本接近出生后的发育程度,羊水也达到最多状态,子宫下段越来越松弛,宫缩越来越容易被刺激,很可能引起早产。此外,如果碰到胎儿偏大使本来就有些松弛的宫颈无法承受宫内压力增大,可能引起胎膜早破造成小脑的发育,还可能压迫脐带致胎儿宫内窘迫、宫缩异常、产程延长,增加难产和剖宫产的风险。所以,孕8个月后也应禁止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