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文献综述?
1、定义: PD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幼儿期,表现为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或过度活跃的症状。 DSM-5中PDD的条目被分在了两个章节中( )。
Chapter 32,“Behavioral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al Concerns” 中描述了4种与发育相关的行为问题: 注意力缺陷/注意力分散症; 言语/语言发育迟缓; 自闭症谱系障碍; 学习技能发育迟滞。这四种行为问题都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分别对应DSM-IV中的ADHD、FLA、AS及LD。
Chapter 4,“Disorder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中描述了6种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 抑郁症; 焦虑障碍; 品行障碍; 情绪紊乱; 强迫症; 抽动秽语综合征。这六种行为问题的诊断也都有相应的病史询问和重点观察项目作为诊断依据。除了ADHD外,其他几个在DSM-IV中都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需要关注的是,这些行为疾病都可以单相病程,也可以双相过程甚至循环发作。
2、分类: ADHD可以分为典型性ADHD和非典型性ADHD。前者又称为II型ADHD,后者又称为I型ADHD。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I型ADHD的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其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多于非典型性ADHD患者;其冲动性行为较为短暂,容易控制;使用抗抑郁药物疗效较好。而II型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都较差的,冲动性强且难以自控,需服用哌甲酯等中枢兴奋药物改善症状。
3、病因: 目前认为ADHD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目前已经在染色体和基因水平上找到了一些与该病有关的基因位点,但尚未找到与该病直接相关的基因。环境因素包括孕期吸烟、酗酒、吸毒、感染病毒等情况,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出生后早产、低体重儿,以及出生后养育失误等等都会增加发生该病的风险。
4、临床表现: ADD的表现为主诉的注意力不集中,而ADHD则是以行为冲动为突出表现,并且常伴有情绪的起伏,如易激惹、脾气暴躁、情感冲动。
(1)注意缺陷: 常表现为不能自发的集中注意某一事物,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对于要求专注的任务很容易走神或者忘记。即使给予提醒也能立即恢复,但不能持久保持。
(2)冲动任性: 由于缺乏考虑,做事全凭兴趣,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很难控制自己。当这种冲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容易损坏物品、打人骂人、破坏纪律、不听劝告等。
(3)行为活动过多: 有相当一部分患儿表现为精力旺盛、爱玩好动、不知疲倦。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总是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