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泡子有什么作用?
【异名】树子(《植物名实图考》),山梨(《药材资料汇编》),刺梨、刺莓、甜果、酸浆(《东北药植志》),金英果(《河北药材》),刺葫芦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海棠的果实。 【采集】秋天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酸,平. 人胃、大肠二经。 ①《四川中药志》:"微酸涩,平,无毒。"②《药材资料汇编》:"酸咸,凉。"③《东北药植志》:"性凉,味酸。"④《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7月):"苦,平。"⑤《江苏新医药》(1970年第3期):"酸、凉。"⑥《浙江药用植物志》:"酸,凉。"⑦《中药大辞典》:"酸、涩,凉。"⑧《中华本草》:"酸,平。"
【功用主治-刺泡子功效】健胃,消食积,散瘀,清热解毒。治胃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吐血,衄血,痔疮出血,喉痹,痈疽。 ①《草木便方》:"健脾开胃,消胀满,止泻痢。"②《现代实用中药》:"健胃,助消化。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功能紊乱。"③《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胃消食,行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胃痛。""破瘀血,消肿毒。用于痔疮肿痛,便血,肠风下血。"④《中药药理实验手册》:"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对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⑤《中医药学报》(1984,2):"治急性肝炎,迁延型肝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用干品研末调敷。 【宜忌】《得配本草》:"气虚热甚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