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散有副作用吗?
牵正散是中医治疗面瘫的著名方剂,由白附子、荆芥、防风、全蝎组成,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 该方用于风寒湿邪侵袭面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导致患侧面肌瘫痪(口眼歪斜)。临床可见面部表情麻木及运动障碍,眉目不能舒展,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坠,“嘴角咧”等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牵正散具有抗炎、镇痛、抗惊厥、降低血压和血液黏稠度以及促进神经再生等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该方还可明显减轻脑出血所致的脑水肿;降低脑梗死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改善大脑皮层运动区电位发育;提高小鼠应激反应的能力;对抗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临床研究多集中于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与研究,认为其疗效确切。但关于该方治疗中枢性面瘫——贝尔麻痹,研究却少有报道。
笔者近期在临床上运用牵正散治疗中枢性面瘫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常见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贝尔麻痹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②合并严重心、肺等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治疗方法: 均为口服药物,每日1剂,早晚分服。药物组成:白附子6g,荆芥10g,防风10g,全蝎6g。加减变化:痰涎盛者加半夏10g,茯苓10g;口苦便秘者加大黄5g(后下),黄连5g;气虚乏力者加黄芪30g,党参15g。
4.疗程设置: 全部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
5.观察项目: 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患侧额纹(眉毛皱褶)、眼裂(眼睛睁大)、嘴裂(嘴巴张开)、颜面部外观(微笑时露出上排牙齿和上嘴唇的外观)的情况。每周观察记录1次,并随机拍照记录。
6.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纳入7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45±12)岁。病程最短5d,最长3个月,平均(22±10)d。原发疾病: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58例,脑梗死19例。 经过4周的药物干预,患者额纹、眼裂、嘴裂及颜面部外观均有显著改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8分,5分;9分,4分;10分,5分;13分,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风寒湿热之邪犯面络,以致筋脉失养,经气不利,气血运行失常,淤血阻滞而发病。故治疗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为法。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药煎剂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加强脑细胞营养供应,促进损伤脑组织的修复过程,同时还有消炎、镇痛作用。 笔者运用牵正散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瘫,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