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怎么计算的?

向允向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计算”这个词用得好!让人想到数学中的“算法”,不禁拍案惊呼:“作者真是学霸加鬼才呀!” 当然,我们学习历史不能这样算。但我们学历史又有多少不是这么学的呢?我们从历史中寻找规律、找寻答案、探求真相的过程本身不就是一种“计算”吗?这种“计算”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无论如何它总是基于特定“算法”的。 “算法”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方法,一种被普遍认可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我们在研究宋明时期的经济时,往往会选择一些公认可靠的数据作为研究起点,如两宋时期的人口数量、粮食产量、物价水平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推理和假设,最后得出关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看法。 我们研究一个历史问题往往需要遵循这样的过程:提出问题——确定范围——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出观点——证明或反驳 其中,“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属于基础工作,不同的问题其收集的资料和重点是不同的;而“提出问题”“证明或者反驳”才是我们所关注的内容。

“提出问题”——这要求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的本质。 “确定范围”——这涉及到史学研究中的“边界条件”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或为何没发生)。

“搜集资料”——这取决于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和所确定的范围。 “整理资料”——只有当我们成功地搜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后才能谈到整理的问题。

但“提出问题”“证明或反驳”这些内容是否就一定那么重要呢? 我想说的是,任何研究都要围绕“问题”展开,没有问题的研究就像漫无边际的野马,很难找到归属。同样,任何研究也要有“证据”作支撑,否则就会陷入空谈。但“证据”的数量多寡并不是第一位的,关键要看它能否充分说明问题。

总之,我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基于材料的学科,我们所有的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材料之上。 而一切没有材料的理论都是空洞的,一切没有材料的观点都没有价值。

路宗浩路宗浩优质答主

我是从2017年6月3日起开始答题的,当时还在上大一(因为学校原因暑假没去报道) 答主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就开始答题了,寒假假期大概是两个月左右吧应该 大一那一年的题目是《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学习、生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共花了大概三周的时间完成,最后被采纳了;

第二年的夏天开学的时候开始做题,我做了两个题目一个是《如何评价《大圣归来》》另一个是关于《小森林·春》 总共花费了两周时间,这两题都被采纳了

第三年开始答题,在高三的那个学期里做了一本题集《那些花儿》以及一本小说《飘》,都是关于青春文学的。这个本子后来被我卖掉了 第四年才做的第一个知乎问答,也是我的第一篇长一点的答案,这个问题讨论的是“如何看待「高校学生宿舍猝死」事件调查组称「排除他杀」” 我记得我写了四天写完的,字数大概一万字出头一点 这一次我没有把文章放在知乎上,而是放在了网易云上,然后同步到了微博上了 第五年的时候才开始做的第二个知乎问答,问题内容是《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当时我是在准备考研,所以没有很多空余时间去答题 第六年之后才正式开始答题,这一次的题目是《为什么大学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电影《八佰》有被过度赞誉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都写在了微博上,并且都发了长篇大论,现在这些微博的内容还都在那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