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几个月就有羊水了?
一般孕16周左右,羊膜腔内开始有少量液体形成。但此时胎盘尚未发育成熟,产生的羊水量很少,不足以满足胎儿在宫内的生理需要; 到妊娠20周时,羊水量约300~500ml;至妊娠30周时,羊水量约为700~1000ml;之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到妊娠40周时,羊水量约为300~500ml。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并非所有人都一样。比如有的孕妇从早期开始就出现大量羊水,这种一般是滤过性病毒导致的绒毛膜炎引起的;有的则在晚期才形成较多羊水,这种情况一般多见子痫前期患者身上。 所以单纯的根据怀孕时间判断是否存在羊水是较为盲目的事情,应该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不过对于大部分孕妈而言,只要在孕期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但如果发现羊水过多或者过少,也需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哦!
羊水是包围在羊膜腔内的液体,羊水既不是从母亲,也不是从胎儿身上来的,而是由羊膜、胎盘、脐带和胎儿的皮肤产生的。羊水呈中性或弱酸性 (PH值7.2~7.4之间),略黏稠,非常清澈,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渐增加,最后在接近分娩前达到高峰。羊水在妊娠早期的主要来源是母亲血清通过胎盘透过来的,大约在孕10周前达到暂时的平衡。羊水对胎儿非常重要,因为它保护胎儿免遭受到挤撞,且能解除胎儿活动时的不适,使胎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活动,皮肤不会干燥,避免肢体黏连。
羊水的成分分析非常复杂,其功能也很难完全阐述清楚。简单地讲,羊水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母体子宫内压力得到均匀分布,不至于因为局部压力增高而影响胎儿发育。羊水的缓冲能力较大,它在宫内压力发生剧变的情况下(如胎动、宫缩或产道挤压),能起到抵抗外界压力的屏障作用,不会对胎儿造成直接的损伤。羊水还可保持宫内恒定温度,保护胎儿免受感染,预防先天畸形。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可以持续保持宫口开放,减少产程中的阻力,同时可以润滑产道并冲洗胎粪,使产道感染的机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