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是一个月吗?
这个“周”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 中国早期是以月为单位来计时的——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一周期,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约等于29.5306天,平均一年约有12个朔望月,因此一年分为12个月。 随着阳历的出现,人们发现阴历每年所载的朔望月数目并不固定,有时是12个,有时是13个或者14个……这样便需要用某种方法将年与月区分开。 于是人们想出了将每个月中的一天定为“月始”,即这个月的第一天不是按照农历第一天算起,而是把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叫做“月末”,把每月的开始这一天叫“月始”或“初一日”。而全年365天,除以12个月,得到的结果就是每周的长度了——7天。 这种以日计时的方法,在现今的公历体系中仍然在使用。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古代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古代没有计时仪,不可能像现代这样精确到秒,因此他们无法准确测量出一天到底有多少小时、多少分钟,更无法得知一昼夜究竟有多长。所以古人所说的“天”与“昼”“夜”都是指的自然现象的周期性变化,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严格划分成86400秒。
所以从本质上讲,“周”在古代中国是与“月”相当的计时单位。而在西方文化中,“星期”是源于《圣经》的计时单位(创世记第一章第六节),它描述的是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其中提到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并且在这期间创造了光的白天和黑夜。所以6天也是一周的来源。
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能够测量超短脉冲的仪器,才逐步明确了1个“周”的时间长度,并以此作为确定日历的基本单位——现在的公历体系就是这样确定的: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每年的天数都是365天或者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