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气什么什么作用?
题目问的是“作用”,但是答主却长篇大论地扯了一堆“是什么”…看来题主确实被各种“什么是X波段、Y频段…”给弄晕了…于是,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概念吧。 (PS: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采用“电子管”和“晶体管”代替“阴极射线管”和“真空管”)
1.电子束的作用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宽泛,我尽量给出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解答。 在真空电荷抑制的条件下(即所谓的“静电屏蔽效果”),正负电子会发生湮灭反应,释放出γ射线(注意这里是电磁波,不是光子),从而推动电磁管的阴极发光。而如果是带有光敏组件的显像管(比如老式的CRT显示器),那么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的电流则会被直接转换为电子束,以点阵的形式进行显示——当然,这时输入的电压往往是高压(通常是几千伏)! 所以,无论是直接产生电磁波还是间接转换成电信号,电子束的本质都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而在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会让入射的电子束发生偏转,进而驱动电极产生电压,这一过程与CRT显示器类似;所不同的是LCD使用低压直流电(通常在6V左右)。
2.电子束的类型 根据电子束的能量分布,又可以将其分为热电子发射和场致发射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当基片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电子能够从固体基底表面自发地发射出来形成电子束[1]。由于受到固体物理性质的限制,高温下才能够实现的有效电荷数量十分有限,因此这种电子束的能量一般都很低。不过,通过提高加速电压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其功率[2]。 后者指的是在某些半导体材料中,若在基片上加一适当的偏压,则在半导体的P型区和N型区都会分别发射出一束密度和亮度很大的电子束,这两束电子会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高亮度的电子束[3]。 因为电子是来自 P 区和 N 区的,所以这 两束电子具有相反的电荷,在磁场中被吸入磁极后分开,从而使电子可以被集中利用,大大提高效率。而且由于是自发的,不需要外加加热装置,因而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器件并实现高亮度。
目前用于手机显示器的 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场致发射本质上是一种量子现象,因此它的效率远低于高温下实现的电子发射。但正因为如此,当遇到电子束时它才会表现得非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