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几个月才不哭闹?
宝宝在6个月之前都是容易烦躁爱哭的,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宝宝,他的脑容量还很小,还不能很好的区分生人还是熟人,妈妈还是其他人,所以会由于陌生人接近或者突然的声音、光线等刺激导致哭闹; 4-6个月的宝宝开始认生了,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抱着出去,宝宝看到陌生人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哭闹; 这个阶段也是宝宝感官发展的阶段,宝宝会对不同材质、大小、颜色、形状的东西产生好奇,他会通过嘴尝、手摸、眼观、鼻闻去感知,但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他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想要”,只能以哭来表达需求或拒绝;
7个月以后的宝宝逐渐有了语序,能用短语表达自己的要求了,此时若妈妈能及时发现并满足他的需求,这个阶段的哭闹就会少很多。 但无论宝宝什么原因哭,妈妈的怀抱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妈妈的爱是他最大的安全感来源!所以只要宝宝需要就给他拥抱吧~ 除了生理需求,宝贝还会因为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哭。例如缺乏安全感、对新环境不适应、对父母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等,这些都会让他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从而出现哭闹。 在培养宝宝安全依恋关系的同时,爸爸妈妈还需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心和爱,让宝宝感受到被呵护、被重视。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还能培养自信、乐观、外向的性格,宝宝才会越来越勇敢。
宝宝哭闹原因有很多,适应环境,交流方式,生理需求等都是会哭闹的,一般宝宝3个月后懂得用语言交流前都是交流的时期,所以3个月前哭闹是属于正常的,妈妈们需要正确对待,同时也要注意是不是其他的问题。
3个月以前的宝宝,基本上24小时都是在梦游状态。他们会在梦中不断地笑出声来,也会在梦中哭出声来。梦游中的宝宝既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响,也不想和外界进行任何沟通。妈妈一定要明白:此时宝宝的哭声只是他在描述自己的梦。
3个月到1岁半的宝宝,进入学习语言表达的阶段。此时,宝宝会用“哭”这种最简单的语言和父母进行沟通。他想吃奶了、他困了、他累了、他饿了、他委屈了等等所有的信息都会通过“哭”来传递给我们。妈妈一定不要在这时候制止宝宝哭泣,更不要想办法让宝宝立即停止哭泣,而是要仔细分析宝宝哭声中传递的信息,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逐渐让宝宝树立这样的理念:“当我有困难时,只要张嘴,父母总是能帮助我的。”当宝宝逐渐有了信任感和安全感之后,就会从“有困难时哭”转变成“有困难时说”。
一岁半的宝宝一般都能通过“指”+“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此时的宝宝已经进入自主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经常会说“不”。父母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处理好教育时的强硬态度和日常生活中的亲切态度,当宝宝哭闹过于频繁时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方法,但是当宝宝有困难时一定要尽力的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