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几个月可以做?
小婴儿皮肤娇嫩,血管、神经发育尚未完整,如果用药不当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宝宝生病时,母亲最想知道的莫过于用什么方法可以既安全又有效地缓解宝宝的病痛。 其实,通过按摩穴位来调整宝宝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者是辅助治疗的手段,在婴幼儿养生保健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中医推拿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国粹之一!它是建立在医学基础上,结合现代护理学形成的绿色保健之法。对小儿常见的脾胃不和、腹泻便秘、感冒、咳嗽、发烧、吐奶、遗尿等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对家长来说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推拿手法,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保健。
1.补脾经 位置:位于拇指桡侧(即拇指第一指节外侧),自指尖至指根部横纹正中为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2.揉板门 位置:拇指下,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消食导滞,和中止泻。防治小儿厌食、积食、偏食及小儿肠炎。
3.逆时针摩腹 位置:以肚脐为中心,腹部正中线由上而下,顺时针方向。 作用:温阳散寒,理气除胀。用于腹痛、腹胀。
4.推脾经 位置:位于大拇指指尖,沿拇指侧自下而上直推。 作用: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治疗小儿烦躁不安、哭闹不休、睡眠不实、枕秃、盗汗。
5.捏脊 位置:背部脊椎骨和两旁软组织。两手交替拿捏,从尾椎骨起,一直捏到大椎穴止。 作用: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补肾益精,壮腰健体。治脾虚消化不良,厌食、积食、便溏。
6.揉足三里 位置:腿膝盖弯曲时,可触及股四头肌与腓肠肌之间凹陷处 有“肚腹三里求”之说 作用:健脾养胃,生发胃气。防治腹痛、腹泻、便秘。强身健体。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长期坚持,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