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挣扎?
婴儿在醒着的时候,总是手脚乱动,不停得挣扎,似乎在学本领,其实,这是神经运动系统功能发育的过程。婴儿出生后,神经运动系统发育非常迅速,前半年增长1.5倍,后半年增长1倍,1岁时达到出生时的3倍,发育的速度在以后减慢。神经运动系统发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不协调、不规则的无意识动作,发育到协调、规则、有目的的动作第二阶段是从靠成人扶持完成动作,发育到能独立完成。
婴儿神经运动系统发育的特点是头部发育比躯干快,上肢发育比下肢快,大肌肉发育比小肌肉发育快,所以1岁以内的婴儿不能独走,手的精细动作也不好。由于神经运动系统发育得不完善,婴儿平卧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肌肉的运动,当受到轻微的刺激时,比如有声音或者有光,就会出现惊跳,并且伸直双臂、旋转双足、踢腿和皱眉。这种现象又叫拥抱反射,是神经运动系统发育不完善的表现,在出生后3个月时逐渐消失。
婴儿神经运动系统发育还有其特殊规律,多用的肌肉发育得好,不用的肌肉发育差。婴儿常练抬头、俯卧撑,以后就能很好地抬起头和胸部;经常练习站立和迈步,能够较早地独立行走;如果长时间抱着,学走路就晚。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正常发育规律,加强运动锻炼,促进运动发育,缩短与正常小儿的差距。婴儿总是挣扎着想站起来,主要也是因为神经运动系统发育使张力增高出现了抢坐的现象,这是一种生理发育的过程,家长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