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公英起什么作用?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是春末夏初开花的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之一。 传统医学认为,蒲公英性味甘平,归肝、胃、肾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漓不畅、疔疮肿毒、目赤肿痛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双歧酶、芸香苷和蒲公英赛醇等。这些成分有利于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修复与完善,还可减轻炎症反应,加强肝脏解毒功能,从而起到护肝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酒精肝等的治疗;还能减少胆结石的发生,预防消化道肿瘤。 目前对蒲公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研究方面,而对蒲公英的药理作用报道较少。不同生长时期的蒲公英可能含有不同的有效成分,其所含的药物活性也有差异。针对不同疾病,选择最佳用药时期很重要。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胡海英等的研究发现,从蒲公英茎叶中提取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属、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张慧娟等发现,用10%的蒲公英溶液浸泡纱布块,再敷治烫伤,能显著减少创面细菌,而且对创面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2. 抗氧化作用 陈卫等的研究表明,不同提取方法的蒲公英多糖含量分别为:水提糖-蛋白复合物>酸提糖蛋白复合物>乙醇提取物。且水提糖-蛋白复合物和酸提糖蛋白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DPPH(1,1-二苯基苦耕)的自由自由基,降低羟自由基的生成,说明蒲公英多糖对机体受到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3. 其他作用 张永刚等研究发现,蒲公英根中含有的蒲公英赛醇具有雄性激素样的作用,可以刺激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组胺的释放,因此可能参与机体的内分泌调节。蒲公英还有减肥、美容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