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壁疝怎么办?
小儿腹腔内器官由腹腔隔膜包被,有固定和缓冲作用。若腔镜薄弱处发生病理性改变,如脐孔未闭合,腹肌发育不全或过度松弛等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内脏下垂,从而牵拉薄弱处使其扩大形成穿孔,称为腹股沟斜疝(hitch)。
小儿出生后1年内发生斜疝的概率为3%~4% ,1岁以后发病率为5%~7%,2岁以内的小儿发病率最高。单侧发病较双侧多,右侧比左侧多见。 临床上表现为在腹股沟区可见一圆形包块,大小不等,在站立及劳累后增大明显,平卧时包块可回纳腹腔而缩小甚至消失;包块一般为无痛性,但若因疝气挤破肠管、腹膜,则可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患儿因腹痛、腹胀等症状就诊。
体格检查时发现患侧腹股沟区可触及囊性肿物,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按压时可复平,松手后又出现,同时可闻及响声。如合并嵌顿,局部皮肤发亮,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出现腹部胀满、乏力、食欲减退、便秘,甚至是腹泻。如果腹腔内容物积气较多,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加快,脉弱,血压下降等急性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此时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医生检查时,除发现肿物质地柔软且可有囊性感外,还可以看到或者触到突出于体表的部分。检查者用手指经阴囊或肛门压迫住其根部,然后突然松开,便可看到这些突出体,如气球漏气一样迅速瘪下去,这一过程叫做“鼓气和放气试验”,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有些患儿由于反复发生肠炎、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可出现消瘦、营养不良等情况。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有家族史者,应进一步行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情况。 对不能排除肿瘤者,必要时可行超声检查或腹腔镜探查,以明确病变性质,指导进一步治疗。 对于不明原因的腹泻、厌食、体重不增等长期慢性胃肠道疾病,应注意寻找可能存在的胃食管反流、幽门梗阻等征象。
治疗 绝大多数的腹股沟斜疝通过非手术疗法可获得良好效果。 主要包括:
①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长久站立;
②适当增加营养,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物质;
③使用镇痛药物,减轻疼痛;
④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如果疝环较小,可通过非手术的方法进行局部封闭、注射硬化剂等方法使疝环口萎缩变小直至封闭,从而阻止疝的发作。
对婴幼儿时期发生的斜疝,可在两周岁之后再考虑行手术治疗,此时大多数患儿疝气能自行恢复。但对年龄大于4岁的患者,应当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因疝气存在诱发恶性变的可能,故对任何可疑结节均应行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手术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和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 传统开放性手术是在疝气发病部位做一斜形切口,切除部分疝内容物,然后将疝内容物推到正常位置,关闭缺口。该术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疝气。
但是开放性手术不可避免地将遭受术后伤口瘢痕增生、疼痛、活动受限、异物感等痛苦,且术后1周左右不能沐浴,易引起感染。 近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技术——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已逐步成为治疗疝气的最主要手段。
一般来讲,对年龄在6个月至6岁的小儿,可采用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方式只需在腹部做三个0.5cm—1c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操作。对于成人患者,多数采用经典的三孔法腹腔镜疝修补术,即在腹壁上做三个直径0.5cm—1cm的小洞,完成腹腔镜下疝修补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