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史来荣史来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理中”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书中治“腹满时痛”“呕吐”之证,立“乌梅丸”“泻心汤”“四逆汤”等方,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胃虚寒”所致。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次收录了附子理中丸,用以治疗脾肺气虚、风寒侵袭所致的“形寒背冷,四肢拘挛,面色萎黄,体倦乏力,痰饮喘嗽,食欲减退”。以后历代医家对此方的运用都十分广泛,论述也颇详。 至于药理研究方面,197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首先报道了附子理中丸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作用。 此后,关于该药抗肿瘤作用的报道陆续出现[5-6]。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附子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毒性反应在内的多种途径。 但目前有关附子理中丸(片)的抗癌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许多研究均表明健脾剂对肿瘤有防治作用,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如常用的健脾丸、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散及附子理中丸等,这些方剂多具有改善胃肠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突变、抗衰老、抗肿瘤的作用。其中对人结肠腺癌的功能性疾病模型进行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而抑制结肠腺癌细胞增殖分化,进而起到抗癌功效; 对小鼠肺癌模型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参白术散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氧饱和度,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一定的抗癌效果。 而关于附子理中丸的作用机制,有研究人员通过测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胃粘膜病理变化,发现在治疗胃脘痛、胃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胃黏膜组织损伤,使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达到显效水平,并且提示其可能通过活血化瘀而发挥疗效[7]。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