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药的作用是什么?
中药学里讲的“甘”,并不是单指味道“甜”的意思,而是一个药味范畴,包括了中药的苦、酸、咸、辛等味,只是其中最能代表药味的还是“甜”,所以有“甘淡平”、“甘寒”等说法。 《中国药典》对“甘”的解释为:“味甘,性微温”“味甘,性平”“味甘,性凉”……如此等等。 从上述定义看,甘是一种药性,而不是一种滋味,更不是单纯口感上的“甜食”。说某药是“甘”的,不是说该药入口即能感觉出甜味(如果这样容易区分,那就简单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而是说该药的药性是“甘”的。
当然,有些药物本身的确含有甜的成分,如蔗糖、葡萄糖等,这也是事实。但这里的甜,已经是食品级的甜味剂,与中医药理论中的“甘”毫无关系了。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中药的药性研究中,除了用现代药理的研究方法外,还采用传统的“以效定功”的方法来探讨药性的来源。也就是说,中药的功效来源于哪些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这些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具有什么样的生理活性,以此作为判断功效的依据。
在此,我要特别提出的是,这种依据有效成分和活性成分所认定的药效,并不一定就是中药实际的功效,或者说远远小于中药的实际作用。因为中药的作用机制是很复杂的,往往是多靶点的,而现代医学的研究,是遵循“单一靶点-特异性药物-病人体内验证”的路子。所以,用现代药物研究的方法来认定中药的药性是有局限的。
再来说说这个“苦”。 “苦”也是一个药味范畴,包含了很多药材的滋味,如苦味、苦味后凉味、先苦后甘味……等等。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虽然很多中药材都具有苦味,甚至是有毒植物,如乌头、附子、金银花等,但并不代表具有苦味的药物就是毒药。
恰恰相反,很多具有苦味的药物,恰恰是中药里最常用的药物,并且也是药食同源的佳品。比如苦瓜、蒲公英等等。 如果仔细回味一下《神农本草经》里的语言描述,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强调“各随其气,命脉相迎”,指出“下士别茶,不可久服;上士别丹,可以长生”。
古代医家就已经认识到,药物的药性是“刚柔相济、相反相成”的。也就是说,药性是在“平衡中失去平衡,然后在平衡中恢复平衡”的过程。我认为“苦”不是毒药的代表,反而是中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先苦后甜”,使人体在生病过程中处于“阴盛阳衰”到“阳盛阴衰”再到阴阳和谐的良性变化过程。